【關於關島】
關島經歷了西班牙、美國、日本等不同國家的統治以及文化洗禮,使原本只有茅草屋及紅米飯的關島開始有了木板屋與薯條。經過不同種人文的長期薰陶,關島成為─多元文化的樂園。 今日的關島不但可以聽到查莫洛人雄渾的歌聲,見到歐洲文化的遺風,更可以享受美式生活的休閒。豐富而精采的文化資源,讓關島成為太平洋度假島嶼中無以取代的選擇。
紀元前兩千到三千年前,來自東南亞的查莫洛人移居關島,以拉堤石興建高腳屋。16世紀麥哲倫,四處航海,發現了關島。 根據關島土著一查莫洛人的種說法,是他們發現了歷經長期航海奔波早已奄奄一息的麥哲倫。在他們熱情款待,提供航海隊食物和淡水後,麥哲倫才能安然返回西班牙。1565年,西班牙佔領了關島,展開其長達三百多年的統治。1863年,西班牙和美國發生戰爭,因戰敗而將關島主權讓給美國;1941年關島再度易主,日本成為新統治者。1944年後,關島又重回美國懷抱。
關島各地的查莫洛傳統節慶是於1668年由西班牙人所傳入,為一種宗教儀式。關島的19個村莊各自信奉一個守護神,每逢守護神的祭日,全村均會舉行盛大的節慶活動,並邀請全島的人參加。各地的祭典與節慶通常於週末舉行。活動首先由週六傍晚在莊嚴的天主教彌撒中揭開序幕,宗教儀式結束後,村民魚貫步出教堂,在主教與神職人員護航下,村民拉起載滿蔬菜花果的手拉車開始繞著村落遊行。此項傳統的祭典與節慶活動,查莫洛人稱為"Na' Taotao Tumano"。
資料來源:關島觀光局http://www.visitguam.org.tw/
旅行社送的市區觀光,首先來到【戀人岬Two Lovers Point】
【關於戀人岬】傳說有一位美麗的查莫洛克少女與族中的青年相戀,卻被父親許配給有身分地位的西班牙軍官,少女於是與青年相約至杜夢灣的一處高涯,將頭髮繫在一起表是永不分離,然後一同跳涯殉情。
資料來源:關島觀光局
進去居然還要USD$3,不過都已經包含當初跟旅行社購買的團費裡了
石頭上雕塑著這一對戀人的愛情故事
這裡並不大,就只是杜夢灣最高的景點
周邊掛滿了愛情戀鎖
戀人岬
從這裡眺望整個杜夢灣,我們的飯店就在左手邊而已,杜夢灣最北邊的飯店
我們的專車,10人座巴士
在這裡很容易看到福特野馬
四處都看的到加長版的林肯禮車
緊接著來到當地最古老的【聖約瑟教堂】
【關於聖約瑟教堂】是當地少數逃過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的教堂,更是當年查莫洛克人抗日的重要據點,聖約瑟教堂在1680年是由西班牙第三任總督修建,歷經兩百多年後,在1940年重新改建而成,新的聖約瑟呈現哥德式風格,除了有高聳的尖塔與典雅的鵝黃色外牆外,教堂內更是莊嚴肅靜的神鑫與靈驗的祈福,讓祂深獲伊納拉和村民的崇敬,成為關島東南部最重要的教堂。
資料來源:關島光關局
嚴肅的教堂
進到嚴肅的教堂內,只聽得到我們的快門聲,感受到教堂內整個嚴肅和神聖的氣氛,教堂中間區域,閒雜人是不得進入也不能踏上,因為地底下有埋著神父的骨灰。
挑高的哥德式建築
從西班牙廣場看到聖約瑟教堂,如此美麗莊嚴的教堂.
【關於西班牙廣場】是舊時西班牙總督的官邸所在地,廣場內有總督邸宅、花園、巧克力屋、西班牙拱門等建築物。建立於1736年的總督官邸,在1941年12月10日被日軍攻下,成為美國在第二世界大戰中的第一塊失土;三年後美國大舉反攻,雖然從日軍的手中奪回主導權,但整座總督官邸也幾乎毀於戰火,目前只能看到基底的部分。
資料來源:關島光關局
拍照的同時,看見了一位正在與父母鬧彆扭的小女孩,真的非常可愛!!
西班牙廣場前的紀念碑,前面還有教宗的紀念像,是天主教若望保祿二世,他在1976年曾訪問關島,當地的信徒都深信教宗會帶給他們祝福,因此當地居民便集資興建了紀念像.
資料來源:關島光關局
在悠閒關島,蔚藍的天空與大王椰樹相當絕配
【自由女神像】1950年由美國童子軍捐贈紐約自由女神像的複製品,體積雖然小很多,但為了配合當地原住民的膚色,刻意漆成古銅色,讓當地人備感親切,不過據導遊的口中得知,這個已經不曉的是第幾版本的自由女神像了,因風吹雨打在加上時常容易受損,所以版本一直在更改中,一代換一代.
參觀完關島以上幾個景點後,剩下多餘的時間,導遊帶我們到Kmart採買一些日常用,建議在Kmart購買礦泉水,關島當地的水質屬於石灰質,故不建議飲用.
Kmart其實就是我們台灣的一般大賣場,是關島24小時營業的賣場.
像不像來到了家樂福呢?
在成衣堆看到我們想買的衣服了,雖然走到哪都有可能撞衫,但還是必買不可!!!
目標鎖定:來兩大瓶的礦泉水..
逛著逛著發現這裡有好熟悉的泡麵..
在國外四處都看的到李錦記販賣的商品
【攝】2011.11.16 By Gladys